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1934年,红军一个团在贵州失去音讯,寻找67年后,2001年揭开谜团

2023-02-24| 发布者: 华北商贸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前言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2月23日,至今才100多年,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仅仅是沧海一粟。但中国共产党在......
电问车答

前言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2月23日,至今才100多年,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仅仅是沧海一粟。但中国共产党在这100多年中经历,可谓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1927年至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最为危急和困难的时间段。从1927年开始,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集团举起屠刀,对同胞兄弟痛下杀手,国民党对共产党和一些社会民主人士大肆杀戮。

1936年,红军长征结束,党中央却收到一条不太愉快的汇报,红52团已经失去音讯多时。整整一个团没了踪迹,确实是一件大事,中央接到消息后,马上下达指令,尽快查明红52团的去向,一定要找到这支队伍。

可惜红52团就好像凭空消失一般,在贵州境内接受了最后一道指令之后,便再也没有和中央联系。中央派去寻找和调查的人,也没找到一丁半点红52团的踪迹。

直到2001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的党史研究处主任,在实地考察中,意外得知当地一个特殊的习俗,通过这个习俗,意外的发现了红52团的踪迹。

这个遗留下来67年的失踪谜团,才被揭开真相。那么这段遗失67年的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红52团接受探路任务

红军的悲惨遭遇,要从1927年4月12日说起,蒋介石反动集团阴谋策划了震惊世界的“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士。在这场政变中丧命的爱国人士不计其数,甚至很多人被捕后还遭受了各种酷刑,情况相当惨烈。

全中国都被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普通百姓都感觉人人自危。由于蒋介石这场政变发动得十分突然,共产党毫无准备之下,损失巨大。为了和蒋介石的独裁专制作斗争,共产党在各地策划了起义。

蒋介石

不过我党当时力量弱小,很难和蒋介石的队伍正面抗衡,于是开始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自身的力量。瑞金苏维埃红色政权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地方上的农民运动相当蓬勃。

蒋介石眼看中央苏区发展壮大,心中焦急,下定决心要在“萌芽”阶段扼杀共产党的力量。于是蒋介石调集大量的军队,包围了整个中央苏区,并切断了红军一切的补给,企图困死红军。

蒋介石为了彻底消灭共产党,先后四次向红军发动“围剿”,但都没能成功。蒋介石失去了耐心,集结了60多万重兵,决定亲自领兵进攻中央苏区,也就是历史中的第五次“围剿”。

红军本来也是有机会粉碎这第五“围剿”的,但选择了错误的作战方案,正面和蒋介石的军队进行阵地战。这一战相当惨烈,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红军损失惨重,面临被消灭的危急关头。

为了保存有生革命力量,红军确定了战略转移的方针政策,放弃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确切的开始时间是1934年10月,实际上在这之前,党中央早已派遣了一支先遣队探路。

这支先遣队就是红6军团18师52团,红52团是红6军的主力团,军事素养高,战斗能力强,深受红军领导们的信赖。红52团的团长叫田海清,已投身革命多年,具有极高的追求和信仰。

党中央决定突围进行长征的时候,就将田海清叫来,郑重地将探路的任务交给他。党中央明确指示,田海清在8月10日之前,一定要带领红52团做好准备,除了探明道路之外,还要为其它主力部队争取转移时间。

田海清接到任务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团里做准备工作,和他一起来到红52团的还有他的顶头上司师长龙云,这一次的任务将由师长云龙和他共同领导和完成。

经过前一段时间惨烈的战斗,红52团和其他红军队伍一样,损失都很严重。原先红52团的兵力有一千多,如今只剩下八百多兵力了。而他们要面对的,则是兵力超过他们数倍的国民党军队。

不过全团战士心中并没有畏惧,他们的任务并不是要硬碰硬作战,而是向西突围和探路。红52团不愧是主力团,以很快的速度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的数道封锁。

红52团突然发难,引起了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并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听了报告,问手下一些军官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很可能是红军的一整个主力部队,一定不能放过。

于是蒋介石下令李成章带领黔军和湘军配合,去消灭突然冒出来的“红军主力部队”。而红52团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它已经顺利完成了前期任务,回到红6军团的驻地进行休整。

蒋介石调集的湘军和黔军一共有24个团的兵力,已经铺开一张大网,逐渐向红6军团附近围拢。这时候,红军已经开始长征,红6军团正行进到贵州铜仁石阡县附近,长时间的急行军让整个队伍都非常疲惫,指挥官让部队停下做短暂的休整。

整个红6军团呈“竖一字形”排列,指挥部在中间,先锋是红52团。停下来后,部队中的炊事部门就忙碌起来,开始给大家伙做饭。其他战士则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等待开饭。

这时候,蒋介石派来的军队距离红6军团已经很接近了,但红6军团却丝毫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全军放松,吃完晚饭,除了值班警戒的战士,其他人都去睡觉了。

当天深夜,国民党军队发起突袭,熟睡中的红军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惊醒。指挥部的首长们迅速作出反应,命令部队马上突围,红52团为其他部队打掩护,吸引国民党军队的主要火力。红52团顶在最前面和国民党军队交火,两边很快陷入枪林弹雨之中。

红军其他部队趁此机会,相互掩护着撤退。国民党军队最初被红52团猛烈的火力打得有点懵,但很快反应过来,看来红军要撤退,于是加大兵力和火力进攻红52团。

红6军的指挥部这时候已经成功突围,暂时脱离了战场,下令让其他队伍也赶快撤离战场,尤其是承受敌人猛烈炮火的红52团,可以赶快撤退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红52团损失严重,接到撤退指令后,云龙和田海清带领队伍南下追赶大部队。但这一路十分不太平,尾巴后面总有国民党军队穷追猛打,红52团只能边打边撤,不仅没能追上大部队,反而越追距离越远。

在击溃几小股国民党追兵之后,红52军遇到了大麻烦。由于作战时间耽误得太久,南下的必经关口被国民党军队提前占领,龙云和田海清面对这样的情况内心焦急,但又不能显露出来。

红52军陷入绝境

两人最担心的还不是自己和红52团的处境,他们更担心国民党军队会通过红52团的撤退路线,推断出军团主力的撤退路线,再次对大部队进行围追和堵截。

考虑到这些综合因素,龙云和田海清商议,改变撤退的路线,不再按照原计划行军追随大部队,而是重新选择一个方向,将敌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红52团这边。

这样的决定十分危险,现在又无法联系到指挥部,龙云和田海清只好和全团仅剩的400多名战士说明情况,令两人骄傲又感动的是,全体战士义无反顾的支持两人的决定。

于是全团迅速改变路线,向着困牛山方向行进。困牛山自古植被生长茂盛,很多农户喜欢来这里放牛。但山上地形复杂,如果没有放牛人领路,牛很容易被困在山上。龙云和田海清正是考虑到困牛山地形复杂,走这条路或许能为队伍带来一线生机。

红6军指挥部发现,过了好几天,52团还没能追上主力部队,指挥部的萧克、王震等领导非常担心52团的情况。因为按照原计划,这时候52团应该已经和大部队会合了,现在不仅没能追上来,还没了音讯,这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是党中央已经下达了长征的命令,萧克、王震只能一边让队伍准备长征,一边派侦查部队去寻找52团的音讯。可惜,侦查队一直没有侦查到52团的消息。更糟糕的是,要离开贵州北上长征了,没法再搜寻52团的消息了。

而红52团现在已经陷入绝境,在上困牛山之前,红军战士们故意留下些痕迹,以便吸引敌人注意力。红52团也并不熟悉困牛山地形,原本是想着翻过困牛山,也许能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可惜红52团走上了一条“绝路”。

战士们一边作战一边上山,慌乱中走上一处悬崖峭壁,前面是国民党追兵,身后是悬崖峭壁,只能背水一战了。不过红军的战士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他们利用山顶的一些小地形构筑了简单的防御阵地,等待国民党大军的到来。

国民党军队一到,见红军退无可退,大喜过望,拉开架势就对52团剩余兵力发动进攻。但由于这里的地形居高临下,52团的抵抗又很顽强,所以国民党军队一时半会儿很难取得进展。

虽然暂时守住了阵地,但龙云和田海清心中明白,这样固守不能解决眼下的困境,唯有突围才有生机。就在两人制定突围计划的时候,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很多战士们拉肚子了。

由于孤军奋战,502团早已没了物资补给,前一天战士们挖野菜拌饭吃,不少战士误食了桐油,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桐油具有一定毒性,少量食用虽然不致死,症状轻一点的会导致肚子疼、拉肚子,症状重一点的会出现眩晕、抽搐等反应。现在部队是一点药物也没有,有些战士难受的只能在地上打滚。

这个突发情况让龙云和田海清深感绝望,但突围计划必须进行,不然就相当于原地等死。最后,在田海清的坚持下,决定兵分两路,田海清带领170多名战士留下,坚守阵地。龙云则带领剩余的200多人从悬崖找路撤离。

田海清这边留下的人少,不过由于地形的制约,国民党军队依旧无法突破防线。时间战线的拉长,让国民党军队彻底失去了耐心。刚刚调集过来的几门重炮已经架设完毕,国民党军队就直接对阵地进行炮轰。

田海清正在一线查看情况、指挥战斗,在枪林弹雨中被一颗流弹击中,当场牺牲。团长的突然阵亡,激起了剩余战士们的愤怒和血性,一番血战之后,红军再次守住了阵地。

明明只有几百人的敌人,国民党军队又携带着重武器,却久攻不下,心中很憋屈。这时候,国民党队伍中一个很油滑的人想了个“阴招”,提议将周围的一些居民抓过来,让这些当地人站在最前面,国民党军队跟在后面发动进攻。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居然同意了这个“阴招”,真就到附近抓了十几户村民过来,让村民站在最前面。红军战士突然见到普通百姓,只能停止射击和防御,向后撤退。

国民党军队见这个办法可行,大喜,很快占领了红军的防御阵。红军战士步步后退,直到悬崖边缘才停下,看着眼前被吓哭的百姓,又看看身后的悬崖,最终做出了最合理也最惨烈的选择。

剩余100多名的红军战士,砸了手中的枪支,一个接一个的向后纵深跃去,全部选择了跳崖。这样一幕不仅震惊了所有老百姓,也震惊了国民党军队的人,刚刚还人头林立的悬崖边,没一会儿功夫就空了一大片。

悬崖边除了血腥气,就只剩一地的废弃枪支。很多老百姓哭得更厉害了,之前还是因为心中害怕,如今则是因为震撼、感动、愧疚。

当地老百姓并不了解红军,之前政府一直宣传红军是“土匪”,他们也信以为真,对红军并没有好感,仅仅是敬而远之。现在看到100多个鲜活的红军生命,为了保全他们这些陌生老百姓的生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一时间,悬崖上除了风声,就只有老百姓哀痛的哭声。国民党军队见红军都跳了悬崖,还不死心,一方面派人到悬崖下面寻找活口,一方面派人去寻找另一队突围的红军。

龙云带着200多人从悬崖侧面一路攀爬而下,有10多个战士在攀爬中掉下悬崖失去了生命。接着他们朝着主力军的方向行进,可惜在行军过程中还是被国民党军队发现,几次战斗后,战士们死伤殆尽,龙云和最后几个战士被俘虏,进了审讯室。

在审讯室中,国民党人用尽手段严刑逼供,从一个战士口中知道了龙云是一位师长。于是全部的注意力都转移到龙云身上,各种酷刑,逼问红军的一些高级机密。

龙云面对审讯和酷刑,坚称自己仅仅是一名连长,不肯吐露任何信息。最终龙云在酷刑的折磨下,牺牲在监狱中。至此,红52团800多名战士全部牺牲,红6军团依旧找寻不到他们任何的消息。

长征胜利后,党中央收到红6军的汇报,也多次积极寻找红52团的踪迹,但一直都没能找到。红52团的事情甚至成为红军的一个谜团。

结局

2001年,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党史研究处主任外出考察,在困牛山附近发现一个特殊的习俗,当地居民每逢清明节,就会全家老小一同上山,上山祭奠一群无名英雄。

曾经的百姓们并不知道这些红军的部队番号,也不知道红军战士们的姓名,但他们感谢这些战士们救了大家的性命,更哀悼战士们的牺牲。因此养成了特殊的祭奠习俗。

研究出的主任得知了当地的习俗十分好奇,他走访了当地非常多村民,又大量查阅当地县志和历史记载,最终确定了,当时在困牛山跳崖的红军战士,就是红52团。这个尘封67年之久的谜团终于揭开。

红52团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石阡县为了纪念这件事,将困牛山附近的甘溪槽村改名为困牛山村。2008年,又在困牛山修建了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邀请当时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萧克题写碑名。

纪念碑相当高大,从碑底到碑顶有10.5米高,底座长10米,宽3米。纪念碑的造型是红六军军旗结合牛困山,整体独特又肃穆。

没有原因、不求回报的善意最令人心动,红52团最后100多名战士的壮举,应该被更多人知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希望生活中,也多充满一些善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华北商贸网 X3.2  © 2015-2020 华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