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可照明 四川人,今年真的是在渡劫。 好不容易扛过了高温、干旱、限电、山火和疫情。 地震又来了…… 9月5日中午,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发生6.8级地震。 这是过去五年以来,四川最大的一次地震。 且1小时内,就出现了7次地震。 不仅成都、重庆震感强烈,西安、昆明、郑州也有明显震感。 有居民家里火锅撒了一桌,鱼缸和风扇不断摇摆。 震中的破坏程度更大。 有网友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震中的场景: 瞬间整条路都在摇晃,树木大幅度摇摆,一侧的房屋也倒塌。 山体滑坡,瞬间烟尘滚滚,画面令人胆战心惊。 最让我难过的是,截至目前,已经有74位同胞不幸遇难。 还有26人下落不明。 天灾面前,生死永隔是最难以承受的伤痛。 为了抢救生命,多支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就集结奔赴前线。 在湍急的流水面前,他们用绳索搭建桥梁;面对被压在倒塌房子的群众,他们徒手刨土;为了转移伤员,他们连夜自制担架,脚踩木桥;路遇塌方和落石,他们始终一往无前,与时间赛跑; 灾难面前,总有逆行者,守护一方民众的安危。 四川的普通人民,也从未退缩过,无论是高温还是这次地震。 在川渝人身上,我真正看到了什么叫英雄气节。 把灾难挡在身前 把孩子守在身后 这次地震,我印象最深的是央视的一段采访。 在震中磨西镇的临时安置帐篷里,一位阿姨提到倒塌的房子,忍不住哽咽: “只要人没事就是最好的,人没事,一切都可以重来。” 一旁的小男孩,则笑着表示地震发生时并不害怕。 这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知,而是总有人把孩子守在身后。 是他们的父母。 在四川成都,地震发生时一位宝妈瞬间抱起婴儿。 同时,她也被身后的母亲紧紧抱住。 紧紧搂在一起的三代人,深刻诠释了:妈妈永远是孩子的保护神。 哪怕是困在废墟之中,妈妈也始终心系孩子。 震中磨西镇一家酒店瞬间垮塌,一个妈妈被埋在废墟底下。 困境当前,她想的却是: “孩子的学校楼有没有塌?有没有压在里面?是不是撕心裂肺喊妈妈?” 妈妈的爱,是哪怕生命面临威胁,还在担心孩子羽翼未丰无人护。 父爱,也同样义无反顾。 在四川雅安,一家人在屋外面聚餐时,地震突然来袭。 满桌子的男人,立马冲进屋内,抱起孩子往外面跑。 危险面前,自救是本能。 但发生在父母身上,眼里只有孩子的安危。 同样用凡人之躯守护孩子安全的,还有人民教师。 四川一家幼儿园,孩子们在午休,老师刚坐下来准备吃饭。 听到地震预警,她们集体扔掉碗筷,朝孩子的休息室舍命狂奔。 有的孩子叫不醒,老师就直接连被子一起抱走。 还有的老师在奔跑时不慎摔倒,顾不上疼痛,继续爬起来转移孩子。 这些女老师,个个化身超人,一手“提着”一个孩子就跑。 雅安一所幼儿园,仅用1分40秒,就把全园400多名孩子转移到安全区域。 直到确定所有的孩子都安全,她们才松一口气,也才感觉到腰酸腿疼。 “别怕,老师会保护你们”,不是口号,而是实际的行动。 她们逆着人流奔跑,挡在危险面前,把孩子守在身后。 背后,是对生命至上的坚守。 也正因为这些老师的责任和担当,没有一所学校的孩子受伤。 身为一个孩子的妈妈,看到这一幕幕无数次破防。 灾难或许可以摧毁很多东西,但永远摧不毁的,是人间至爱。 这些被呵护长大的祖国花朵,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盛放得更加灿烂。 灾难面前 孩子们挺起不屈的脊梁 我们经常说,这一代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经不起风吹雨打。 但一次次的灾难早已向我们证实: 这一代的少年,不缺智慧,更不缺勇气和担当。 在救灾物资送到震中后,一群群孩子自觉加入到搬运物资的队伍。 有的孩子,不过六七岁,也坚持站在深夜的队伍里。 小小的双手,稚嫩的肩膀,写着大大的力量。 他们,更有着超越年龄的智慧。 在8月份重庆山火肆虐的时候,有3个小孩扑灭了一场山火。 当时,他们正在山上玩,其中一个人闻到了烧焦味道。 果然,着火了。 当时山上风很大,不及时扑灭可能酿成大的火灾。 三人中年龄稍大的孩子,立马给其他两个小伙伴安排任务。 一个去打119,一个去通知村民救火。 他则留在原地,朝不远处的小河走去,脱下裤子浸透水。 随后,他拎着湿透的裤子拍打火苗,暂时阻止了山火蔓延的速度。 他在河边和起火点来回奔波,为村民救火争取时间。 最后,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大火很快扑灭,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小男孩则大汗淋漓,稚嫩的脸上黑乎乎的,刘海都烧焦了。 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很难想象这个孩子才10岁左右。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一代代少年,用行动向我们证明,年轻的脊梁也可以顶天立地。 重庆山火中,我们就看到了无数个冲在前方的00后娃娃们。 他们开着越野摩托,迎着山火,在烟熏火燎中将物资一点点运往前线。 最戳我的一句话是: “你别看那些孩子们整天吊儿郎当,玩心很重,但是真遇到事儿了,他们是真敢上。” 还有一个00后男孩龙麻子更是让人泪目。 他连续两天两夜运送物资,为了让自己清醒,直接用水浇头。 这一举动,让他走红网络。 至此,大家才知道他的遭遇。 22岁的他,是一名外卖员,家里没有其他至亲在世。 为了省钱,他曾很长时间就吃白水煮萝卜。 明明自己过得不尽如人意,哪怕借钱给摩托车加油也要支援救火。 这是他的侠义。 对于网友捐钱、直播带货的提议,他也一一拒绝。 逆行火场的他,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流量,而是守护自己的家园。 这是少年的担当,也是不屈的川渝精神。 这一代少年,不是垮掉的一代,也不是毁掉的一代。 他们不轻狂,扛得起重担,经得起磨难,耐得住考验,守得住善良。 这些少年气魄,也在一代代之间延续。 更小一些的孩子,也在身体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山火被控制后,一些七八岁的孩子背着蛇皮袋在山上清理垃圾 他们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衣服被汗水打湿,小小的背影认真坚定。 灾难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蓬勃向上的青年力量。 曾经我们以为需要保护,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已经能扛起重任。 中华少年,始终热血,风骨从未消失。 有少年如此,我们还有什么不可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可逾越。 四川人是打不倒的 四川人民,真的经历了太多太多。 2008年5月12日的八级强震,惨烈空前,遍地断壁残垣。 14年后,高温、病毒、地震又轮番考验着川蜀之地的民众。 天灾面前,人类不堪一击。 但无论多大的灾难,都打不倒、击不垮乐观的川人。 曾经伤痕累累的汶川大地,用了三年时间就浴火重生,建立起崭新家园。 创造奇迹的,不是神明,而是坚韧的自强的川人。 在大灾面前,他们坚强挺立,乐观积极,用双手重整家园。 四川人从未输给任何一场天灾人祸,也从未输过任何一场民族大义。 我们,有最好的、最勇敢、最善良的人民。 有特警在前线抢险,用身体和绳索搭建“生命桥”。 有消防员抬着担架,走在几根树干搭起来的简易桥上运输伤员。 87年前,红军战士在此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 87年后,救援队伍以同样的精神,开展“飞夺泸定桥”般的救援。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传承,也有同样的军民鱼水情。 有灾区村民走5公里山路给消防员送饭,帮他们添柴烤火、翻鞋垫。 有这样的英雄救援人员,这样的百姓,这样的少年。 我们,有什么不可战胜?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泸定县地震后,一位宝宝平安降生。 在救援现场,有一位26岁的临近预产期的宝妈。 因为地震来袭,她受到惊吓,还被倒塌的墙体砸伤。 医护人员判断,她有先兆临产的迹象,需要立即转院救治。 在多支救援队伍的协助下,孩子顺利降生,母子平安。 现场的医生,忍不住在落泪: "灾难无法预料,看到孩子平安出生,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感动。" 这何尝不是川蜀大地生命力的写照: 纵然灾难不断,也绝不屈服,关关难过关关过,总会迎来曙光。 是的,这一次,四川人民也一定可以扛过去。 泸定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