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6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9816.xyz 应对大环境变化的一次变革。 文丨高洪浩 编辑丨宋玮 《晚点LatePost》独家获悉,B站(Bilibili)在最近一周,连续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涉及多个核心业务部门与六位业务负责人。 首先是商业化部门。B站副总裁、原运营负责人刘智将负责商业化中台体系(商业产品部、商业技术部、商业运营部、商业资源管理部),以及主站商业中心。 刘智是B站商业化团队的第一位员工,后转任负责最核心的主站运营业务,也是过去几年间推动B站UP主与用户增长的关键角色。一位熟悉B站的人士评价,刘智是最了解B站内容生态的高管,他熟悉用户和UP主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上述人士说,刘智这次调任显示,B站试图让商业中台在驱动各类增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B站商业化的另一块业务,营销中心则将由总经理王旭负责。她从零开始参与组建了B站品牌广告销售团队。王旭与刘智均向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汇报。 原B站商业化中台与主站商业中心负责人、副总裁刘斌新将离职;原萌派和营销中心等业务负责人、副总裁张振栋则会调任至创新业务。 主站方面也有调整。 《晚点LatePost》获悉,7月18日下午,B站发布内部信,主站运营中心、创作平台部、社区运营部和内容合作部的汇报线,将由刘智平移给副总裁、直播业务负责人王宇阳,向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汇报。 王宇阳还是B站最年轻的90后高管。加入B站前,他曾创办电竞经纪公司大鹅文化。 2021年年初,B站曾将主站游戏区独立为“游戏内容部”,并将其交由王宇阳负责,做直播与视频内容一体化运营的实验,以提升平台内容的丰富度和直播业务的体量。 一位B站直播业务人士称,内部判断此前直播与视频内容一体化的实验获得了一定成效,现在已经有条件在B站将在其它内容区推广类似改革。 《晚点LatePost》还了解到,B站主站运营中心内的动画区将被拆分,独立为“动画内容部”;影视区、娱乐区与艺人资源中台则会在拆分后,合并为“影娱内容部”。两个新部门会由B站OGV事业部(动画、影视、综艺纪录片运营;大会员等增值服务)总经理徐蓓负责,向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汇报。 根据调整方案,动画内容部、影娱内容部、OGV事业部的相关部门将共同组成B站的“大动画版块”与“大娱乐版块”,统一运营旗下的PUGV视频(用户原创、二创)与长视频(影视娱乐版权)内容。 B站曾基于动画内容、影娱内容与游戏的特性,提出了“产业与生态双驱动”的概念,通俗来说即B站有意加强与外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希望可以运用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内容。 此外B站还成立了全新的数据中心,由张泽聪负责,向COO李旎汇报。 据《晚点LatePost》了解,B站此次调整在2022农历新年后开始酝酿,由CEO陈睿与COO李旎主导推动。 2019年,B站启动“破圈”战略,积极寻求用户与商业化增长。目前B站的日活跃用户数已达近8000万,年营收达194亿元,均较三年前翻了近3倍。 不过进入2021年年底,B站压力陡增。全球经济进入新周期,广告业持续下行;国内外的行业监管加码;竞争也愈发激烈,抖音、快手仍然强势,小红书日活跃用户数则接近6000万。 B站自身的短板却还未补齐:平台和UP主的商业化进展仍不够快、社区氛围因“破圈”而遭到一定稀释,它们都会对B站在不确定性极高的环境中发展带来隐患。本次业务与组织调整正是围绕这些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 刘智、王宇阳、徐蓓均为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年轻高管。一位接近B站管理层人士称,他们是最了解B站内容与创作者生态的人,也都有丰富的商业化背景,知道如何在大力商业化与保护社区中做结合。同时他们年龄均在35岁以下,富有战斗力,未来将扮演B站在主营业务突破上的核心角色。 全面加速商业化 2022年3月,B站CEO陈睿在公司年度财报会上称,B站计划于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3个月后,他再一次公开强调,盈亏平衡的目标不会有变化。这意味着,加速商业化将成为B站在未来两年里最重要的任务。 《晚点LatePost》了解到,B站营销人员在2022年年初喊出的广告流水目标为90亿元左右,介于爱奇艺与微博2021年的广告收入数之间,这个目标不算激进。不过“根据一、二季度的情况来看,该目标能否完成,仍存在挑战。”一位B站商业化部门人士说。 上述商业化部门人士说,尽管近年来有疫情、经济环境变化、互联网监管带来的冲击,但商业化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在B站自己身上,内部对此有明确判断。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相较于营收增长,B站将用户增长放在了优先级更高的位置,销售体系、产品技术能力与头部平台有差距;和抖音、爱奇艺等偏媒体性质的平台相比,B站有很强的社区属性:用户对产品体验与平台氛围好坏更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站的商业化空间。陈睿就曾因用户反对,承诺永不在番剧前添加贴片广告。 B站此前曾鼓励品牌方与UP主合作创造原生视频广告。一位B站产品人士告诉《晚点LatePost》,B站在分拆内容区时,也会考虑选一些有强变现手段和商业价值的区,比如美食区、时尚区。 不过推广原生视频广告并不容易,一旦掌控不好,会对UP主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品牌方在B站摸索出了一些平衡的方法,例如拼多多与B站知识区UP主进行了大量商务合作,UP主因此得到相应激励,保持了更新频率,B站用户也因为拼多多帮助他们“催更”而称呼拼多多“拼公子”。 据《晚点LatePost》了解,B站今年将重点挖掘更多内容消费场景,比如竖屏短视频、OTT互联网电视等,并希望以此提升广告加载率。“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上述B站商业化人士说。 2021年,B站上线Story-Mode模式,用户可以在站内创作、观赏类似抖音与快手的竖版短视频。根据B站第一季度财报,Story-Mode模式的播放量目前占平台总播放量比例已超过20%,并呈上升趋势。 《晚点LatePost》了解到,Story-Mode模式创造的单日收入已与每条视频框下的广告位创造的收入相当。Story-Mode的ecpm(千次展示可获得的广告收入)在一些时候甚至超过了快手。 一位接近B站人士称,未来B站会为Story-Mode在站内提供固定入口。 直播是B站另一个重要的商业化渠道,它和增值服务在过去几个季度为B站贡献了最多的收入。 2021年起,直播的重要性就在B站显著提升。B站副总裁王宇阳从陈睿手中接下直播业务第一负责人后,明确了核心策略,即进行站内转化,推动平台上的UP主进行直播。 一位B站直播业务人士称,为了鼓励UP主直播,B站一度给出开屏广告这种最高级别的推广资源,而在过去,只有S级项目(多为影视、综艺和赛事内容)有此待遇。 目前UP主转化为主播的比例正在持续提升。2021年起,B站加强力度拓展了虚拟主播直播模式,这在站内获得了不俗反响。以海外虚拟主播Shoto为例,它在直播两小时后获得了上百万元的收入。 总体而言,B站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大环境不好,市场上的钱一共就这么多,品牌一定选择都投入进头部平台。”一位大型互联网公司商业化人士说。“此外继续增长和‘破圈’对现在的B站来说,和优化商业体系同等重要,只有用户生态和内容丰富了,品牌生态才有可能丰富。” 新对手、旧挑战 B站自2019年起尝试“破圈”与主动做增长后,用户规模实现了迅速提升。但与此同时,新对手的出现、旧矛盾仍未解决,这些都有可能制约B站未来的发展。 在消费端,B站依然需要丰富用户群体。数据显示,B站平均用户年龄为22.8岁,相对其他平台年龄偏低。而据QuestMobile的《Z世代洞察报告》指出,B站用户群体中更具有消费力的女性用户占比为43%,相对男性占比也偏低。 一位小红书人士告诉《晚点LatePost》,小红书目前80%的用户使用时长已是由视频内容贡献的。而2022年,已经在女性市场站稳脚跟的小红书,将主力拓展18-35岁的男性用户,其目标是到年底,把核心男性月活跃用户数拉升至8000万。 与之相对,B站下一步也会重点提升工作族中的女性人群占比。“无论是小红书还是B站都需要进一步‘破圈’,否则长期来看会有结构性风险。”一位同时熟悉B站与小红书的投资人说。 想要解决消费端存在的问题,B站需要从供给端入手。只有平台上的内容足够丰富和多元、UP主有持续创作的动力,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用户。这也是本次组织架构调整的重要目的之一。 B站当前的一个主要矛盾正是,“用户对好内容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好内容不够多。”陈睿在内部表示。 其中,内容商业变现效率低仍然在影响着UP主的创作积极性。“这也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老问题。”一位B站商业化人士说。 2020年,B站上线了花火系统,COO李旎在一季度财报会上称,花火对B站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它既储备了广告主,成为蓄水池,同时UP主的创意也把广告主留在了B站平台上。 “不过现在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述商业化人士说,除了技术、算法和产品存在短板外,还有一个问题被团队长期忽视了,即B站不同品类的UP主收入不平衡。 比如同样粉丝体量下,B站的美食、科技等品类的UP主收入会更高,运动、汽车类的UP收入则相对低;不同UP主的主要收入来源也不同,比如生活、游戏、舞蹈类的UP主收入多为用户贡献,时尚、美食、科技UP主收入则多为企业贡献。 上述商业化人士说,这就意味着B站的商业化以后也需要像运营团队一样,针对每个内容品类单独思考,什么才是最适合其下UP主的商业化模式。而刘智正是对每个内容品类和UP主需求最了解的人。 《晚点LatePost》了解到,B站UP主商业化在2022年的目标是,将UP主的整体收入提升50%。 内部培养起的管理梯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担忧CEO陈睿在公司中,除了COO李旎外没有太多能够为其分忧的高管。而核心业务高管的缺失致使陈睿常常亲自上阵,站在业务一线。直到2020年,B站的主站产品负责人、直播负责人仍是陈睿本人。 B站早期的成长环境相对安稳,很少参与激烈竞争,建功立业的机会相对有限,因此从外部视角来看,B站少有将才被推至前台。不过2020年起,随着公司增长提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这家公司逐渐出现了一批中坚力量。 《晚点LatePost》了解到,B站在2020年后,内部升任/外部引进了八位公司副总裁。在此之前,全公司只有两位副总裁级别的管理者。2022年上半年,B站则晋升了超过40位中干与基干。 观察B站的高管团队,其中80%的业务负责人是从内部培养起来的。本次组织调整中的其中两位高管,刘智和王宇阳分别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升任为公司副总裁。 刘智在2016年加入B站时,参与商业化体系搭建。因其基建能力强,他在2017年被调至产品部门,负责投稿、审核系统搭建。在熟悉了主站产品和内容生态后,又被调往主站运营中心负责运营业务。 徐蓓在一手搭建起了B站的广告体系与花火系统后,被调至OGV事业部担任负责人,主理版权内容运营和大会员业务;王宇阳则在加入B站后,带领主站直播中心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了公司业绩,同时通过“游戏内容部”的特区项目参与管理了部分运营事务。 一位接近B站高层人士说,B站的产品和业务有其特殊的社区属性。 以商业化为例,行业里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商业化工具和经验,但B站无法直接复用。上述人士说,广告位怎么放,B站UP主在商业化上最大的诉求是什么,这些都只能自己探索。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