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风声丨宿州、无锡“沦陷”,疫情防控会出现转折吗?

2022-07-08| 发布者: 华北商贸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作者|张丰核心提要:过去,人们会更倾向于牺牲经济来支持疫情防控,现在新的防控方案和策略,对各地提出了......
CLUB http://www.fxclub-yyds.com

作者|张丰

核心提要:

过去,人们会更倾向于牺牲经济来支持疫情防控,现在新的防控方案和策略,对各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冲击,从而为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安徽宿州泗县的疫情,看起来不太乐观。昨天(7月4日)“泗县发布”微信公号发布文章,该县决定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排查、大清零、大服务、大提升”行动,确保“三日内实现社会面清零”。

形势严峻,防疫的语气也呈肃杀之气,可以预见,泗县乃至宿州,未来一周都会采取比较严厉的防控措施。

宿州的疫情影响到江苏。7月4日凌晨2:52分,无锡发布疫情防控第135号通告,宣布在过去一天的对集中隔离和重点风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中发现35名初筛阳性,无锡的“全员核酸”正在推行之中。实际上,这个通告的发布时间本身,就预示着无锡疫情的严峻性。来自当地官方的消息,他们计划在7日内实现“社会面清零”。

这种气氛,让人不由担心,之前国务院有关部门释放的“提振经济”信号,是否会产生转折。

国家卫健委发布第9版防控规范后,工信部宣布取消行程卡星号设置,让人们对刚开始的火热七月充满期待。不管是机票预订还是重点旅游地区的景点门票预订,都大幅增长,人们期待的“正常生活”看起来就要来临。

这一轮长三角地区的疫情,无疑为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很多准备出行的人又迟疑起来。这两天看到的一个让人悲伤的信息是,深圳有一位导游,原来是跑出境游团,因为疫情三年没有业务。前几天,向公司申请一个国内团,但是目的地要求做核酸,为了省15元的核酸费用,她骑车去免费核酸点,但是路上不幸遭遇车祸死亡。

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经济的节拍是如此吻合:长久的忍耐,终于要看到胜利的曙光,突然的变故,可能会再次摧毁人们的信心。

人们担心防控政策会不会出现反复,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仔细研判最近全国各地的防控政策,我们也有理由对“回归正常生活”报以信心。

首先,国务院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九不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在发挥作用。

和“取消行程卡星号”这种看起来轰动但是实际效果存疑的政策不同,第九版防控方案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它的核心要求是,进行更精准、有效的防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减少防控措施对经济复苏的影响。

之前以政策防控手段惨烈而备受关注的辽宁丹东,在新政策的鼓舞下,放宽了防控措施,重新调整了风险区域划定及防控。黑龙江4日宣布,撤除黑龙江省各交通场站卡口。7月3日,河北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唐山等地发布通告,暂停每周一次的常态化核酸。

此前,东北和河北的防控措施,都极为严格,媒体也多次报道一些地方存在层层加码的情况。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出台,对地方政府无疑是一种鼓舞。没有出现疫情的地区,正在陆续退出无意义的“常态化核酸”措施。有朋友在西北甘肃、青海旅行,也发现一路畅通,只要行程码上没有显示过去14天到过“高风险地区”,就可以顺利到达旅行目的地。

没有疫情的地区正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化,而出现疫情的地区,则根据新的防控规范,采取更加精确、精准的措施。西安和南京,最近都出现了零星疫情,当地也都一度推行“全员核酸”,但是在7月4日,两地都宣布调整风险地区划分,方向有两个:一是尽量减少中高风险区域的范围,第二符合条件的地方,及时降低风险等级,尽量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除了国内防控措施的调整,和国外的交流,也朝着更便利化的方向发展。中国驻多个国家的使领馆都发布了最新的回国方案,方向是放松限制。对于归国人员的核酸限制,正在陆续放松,而归国后的隔离措施,也正在出现变化。

隔离的时间更短,这不仅对那些想回国的同胞来说是一种鼓励,也让人们对中国早日恢复正常国际交往产生信心。很多人已经在开始计划即将到来的国际旅行,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就是经济复苏所需要的“信心”。

这就是疫情防控的“新常态”:我们必须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取得平衡,两场战役都不能放松。过去,人们会更倾向于牺牲经济来支持疫情防控,现在新的防控方案和策略,对各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冲击,从而为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这样看来,宿州和无锡的故事也有着双重性。两地的地方官员,分别提出了“三天社会面清零”和“七日内社会面清零”的目标,看起来这种立军令状式的防控充满了激烈的味道,但是也反映出地方官员新的焦虑:地方经济实在拖不起了,必须速战速决,取得防疫成果后,进入“稳住经济大盘”的节奏。

这种“新常态”,对各地的防控措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很明显,现在地方执政者面临着“双考核”,疫情防控不能松,而提振经济也不能再喊喊口号而已,后一个“考核”看起来甚至更加迫切。这几天的网络热搜中,“精准防控”这个词屡次出现,从中可以看出地方官员新的考量。

作者张丰,系专栏作家。

主编|张丰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华北商贸网 X3.2  © 2015-2020 华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