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 https://www.duotuyun.com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周诗苑 初夏的武阳大地,漳水潆洄润地,青山绚丽叠翠,处处焕发勃勃生机;特色产业势头强劲,群众收入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生态宜居。 漳县三岔镇产业园内,一座座木耳大棚鳞次栉比,一排排菌棒整齐划一。菌棒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伴着轰鸣的机器声,工人们拌料、装袋、灭菌、接菌、移栽…… 在产业园务工的当地群众张芳红说,她农闲时在菌棒厂打工,一年收入能达到两三万,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 三岔镇党委书记徐明介绍,目前,产业园已建成金耳基地40亩,生产大棚11栋;黑木耳基地102亩,生产大棚66座、晾晒棚33座。 近年来,漳县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72个7.8万亩;新建规模化养殖场2个、改扩建5个,累计达到81个。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6个450亩,年挂棒能力达到600万棒以上,年产量达到45万公斤、产值达到5400万元,建成年产1000万袋菌棒食用菌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2个,完成漳县沙棘、漳盐两个产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 漳县紧盯脱贫人口务工就业需求,持续加大定向、定点有组织劳务输转力度。漳县金钟镇马瑞青夫妇沐浴东西部协作春风,搭乘首趟“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专车,赴青岛丰科有限公司务工。马瑞青说,公司给他和妻子分配了夫妻宿舍,吃住条件挺不错,每人每月能挣五六千元。 同时,漳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等实现就近就业。今年已输转外出务工劳动力4.36万人,创劳务收入2.96亿元。 行走在漳县各个乡村,一条条村社硬化道路平坦笔直,一座座崭新的农家院舍窗明几净,家家接通了清澈的自来水、用上了干净方便的水厕,乡韵悠悠,村风融融,安居乐业,这是漳县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漳县强力推进各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进程,大力实施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按照“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的要求,纵深推进拆危治乱工作,年内计划新建改建户用卫生厕所5000座。 同时,漳县狠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制定《漳县敦促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专项治理六项工作制度》《漳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漳县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不断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伴随着新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漳县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正用心用情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文章来源:定西日报) 文章来源:定西日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