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布 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困境反转。在各方齐抓共管背景下,民企房企引国企入场,已经有参考落地样本,而不再是漫漫长路望穿秋水了。 5月16日,华南城公告宣布引入深圳特区建发战投成功。特区建发作为深圳国企,出资进驻华南城,将为华南城带来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支持。 根据华南城公告披露,已经收到深圳特区建发投控支付的认购对价19.095亿港元。认购完成后,特区建发已成为其主要股东及单一最大股东。华南城的成功脱困表明,国企出手纾困民营房企,整合资源互惠互利,可能成为现阶段出险房企脱困的重要选择。 截止目前,已经有多家房地产企业选择引入国企战投或国企背景的AMC以应对流动性困境,寻求项目纾困,诸如中南建设、中国奥园、佳兆业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引入国资背景的企业作为战投,可以给民营房企带来信用背书,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为该企业在土地、产业资源等方面的获取带来更多优势。像此次特区建发集团入主华南城,显然能为华南城带来诸多利好。其一,深圳国资背景将有助于优化华南城的股权架构和治理结构;其二,在盘活原有存量项目的同时,让公司获得更多优质项目机会,并能够通过双方优势资源协同进一步提升华南城的业务拓展空间;其三,双方合作将增强和巩固公司市场地位与综合竞争实力,并将更有利于打开转型发展新思路,为推动商贸物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实现全国重点城市片区布局和业务拓展。 在华南城之前,业内已有成功先例,例如早些年万科引入深圳地铁,绿城引入中交。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华南房企——中国奥园也曝出其引入山东某世界500强实力国企作为战投工作也已达成备忘录协议,不日即将进行官宣。相比华南城百亿规模的体量,中国奥园2021年度未经审计的销售额达1230亿,其在大湾区、长三角、中西部核心区域均拥有数十个项目,尤其是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5大核心城市拥有货值逾5000亿元的旧改土储。有业内人士称,若其引进国企战投成功,将成为行业内最具典型标杆意义。 尽管奥园方面至今没有官方证实,但有媒体引述可靠渠道称,早在今年3月,山东国企已经即包括财务、法务、评估、资产管理顾问在内的近百人尽调团队,进驻奥园总部,经过两个月多的尽调、磨合、双方已接近达成最后的协议。 奥园长期扎根大湾区,历经26年发展,早已经成为行业30强房企,在全国主要一线、准一线城市拥有数百个优质项目。同时奥园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5大核心城市拥有数十个优质地段旧改项目土储,旧改总货值逾9000亿元。这对于战投方来说具有重要吸引力。此外,中国奥园旗下围绕地产主业拓展相关多元化,拥包括奥园美谷、奥园健康等两家主板上市公司,分别在市场潜力巨大,政策主导推进的物业商业大健康、医美等赛道,国资战投入主后的市场升值想象力巨大。 目前,资金和资本市场对国有优质企业均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当前新形势下,考虑到国企拥有融资资源、优质资产等明显优势,拥抱国资显然是明智之举,并能够进一步升级存量项目,借助国资发力,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加速企业从传统定位转型升级。也因为如此,中国奥园是国内最早以引进国企战投作为解决发展困境的重中之重工作的民营企业。对奥园来说,如若能顺利引入国资背景战投,将对奥园目前的资金问题起到缓解,推动债务重组摆脱困境,走上转型重生的可持续新发展模式。 目前,宏观房地产政策正在由紧变松,房地产市场也在逐渐复苏,国企、AMC下场“抄底”,纾困民企的进度正在加快。随着华南城、中南建设引入国企战投、纾困成功,越来越多的民营房企将会加入这一行列。 随着政策的不断推导,可以大胆预测,已经出险的民企谁能更早的拥抱国资背景,尤其具备城更资源和优势,谁就能更快的重新站出来,迎来转型发展新模式。这么看来,深耕大湾区城更赛道的佳兆业和奥园,值得期待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广告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